測試廣告1 一年前(太初二年),當武定皇帝決定重返遼東,準備入關作戰,席捲天下時,安插在雞澤周邊的全部蓑衣衛、商會人手,加起來只有十二個人,可謂勢單力薄。筆神閣 bishenge.com
而雞澤縣所在的廣平府, 屬於齊國統治的薄弱之處,整個廣平府沒有任何齊軍,武定皇帝登基前後,齊軍忙於對付流賊,對廣平府鞭長莫及,所以這裡的官員幾乎全是前明投降官吏。
官吏與地方豪紳關係盤根錯節, 他們對《齊朝田畝制度》陽奉陰違, 並不怎麼執行, 之後不久杜度叛亂,遼東危急,朝廷更沒有精力來過問廣平府。
留守廣平府的十二名蓑衣衛和民政官,只得按照原先在遼東、山東等地組織套路,成立了三五個鬆散的農會。這些蓑衣衛沒什麼經驗,沒有外界援助,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將把廣平府各縣的農戶、匠戶組織起來,打土豪分田地。
儘管萬分艱難,他們還是義無反顧的組成了廣平府農會、商會,積極在廣平府各並提出一個口號:「打土豪,分田地!」
他們趕製了十面齊軍兵團戰旗分發下去,還反覆向農會會員講解《齊朝田畝制度》:
普天之下,一切土地和財富都屬大齊皇帝所有,大齊皇帝恩德,將他的賜予土地財賜予齊國臣民使用,臣民享用使用權。大齊治下,凡天下田,天下人同耕;有田同耕, 有飯同食,有衣同穿,有錢同使。
大齊各級官吏,錄取、保舉,升貶、獎懲各有方法。凡居民50家,設一「代表」負責管理生產、分配、教育、司法以及地方軍事等工作;實行連坐制度,鼓勵臣民相互檢舉。
餘糧、余錢繳「國庫」,農副業收穫,扣除口糧外,其餘全部送繳「國庫」,私藏者處死······
太初二年春,當武定皇帝率兵在襄陽鏖戰時,十二名蓑衣衛商會夥計,堅決按照武定皇帝的命令,以山東和遼東為樣本,不顧一切的向盤踞廣平府的前明舊官僚們宣戰。
當廣平知府、雞澤知縣穩坐釣魚台,冷眼旁觀這群蝦兵蟹將在廣平府胡作非為時,蓑衣衛伍長楊素和雞澤縣農會頭領張二牛, 現實解除了本地財主的武裝,砍下了雞澤縣八里莊老財段天德的頭,殺了段家所有的男人,分了段家的糧食和家財。
張二牛將段天德人頭掛在竹竿上遊街,雞澤縣百姓聽說從遼東來了群專殺土豪劣紳,地主老財的清官,無不歡欣鼓舞。
遊街的時候,雞澤縣南北大街百姓人山人海,張二牛把蓑衣衛發給自己的燧發短銃插在敞著懷的明晃晃的鉦帶上,頭上包裹著齊軍黑龍包纀,手中拎著把從縣衙劊子手那裡奪來的鬼頭刀。大聲喊叫齊朝田畝制度里打土豪分田地的內容。
喊到興起時,張二牛手中鬼頭刀揮舞虎虎生風,對著刑場下一群看熱鬧的雞澤縣百姓吼起了冀北民謠:
「袁家河,兩頭長,
中間住了個李三旺。
跑信的張染匠,
行人動馬劉成祥,
桂平河,葛平河,
劉寶倌他本是一個號說作,
龍葛二坪好家多。
好家子嗨是哪個?
好家子還是那個王殺甫,
王少甫的銀錢多,
王少甫的銀錢累成山,
勝過當年的沈萬山。
萬曆八年交九年,
連著二年遭水淹,
彭太爺搬官坐雞澤,
他與農戶定價錢,
白米定上四百五,
苞谷又定五百三,
好家子一聽他不賣,